《长安十二时辰》里巧夺天工的宫廷绝技是什么?(文末有惊喜哦~)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非遗星球 Author 星球君
北京非遗说丨传统技艺
早在先秦时期,北京就已建立独立的手工艺作坊。此外,宫廷手工艺术以及各地各民族风俗、技艺的融合等,深刻影响着北京民舍坊间的民间手工技艺,这些传统手工技艺凝聚着历代匠人们的聪明智慧及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全网等待46天的《长安十二时辰》收官了,凭借剧情紧凑、“盛唐”还原度高以及豆瓣评分8.6燃爆了整个夏天,一些借剧情与道具的文物与非遗也重回大众视线。这其中,葛老提到的神秘何家村宝藏便是让广大吃瓜群众颇感兴趣的一个梗。
大唐的最高工艺?
虽然剧情中没有直接出现何家村的神秘珍宝,但剧里已有的金制道具还是能给我们提供点想象线索的。
循着源头,通过一位非遗传承人吴中凤老师,了解到了一门濒临失传的手艺——蒙镶。
来,借几张图带大家一窥吴中凤老师巧手打造出的宝贝~
那么问题来了,“蒙镶”是啥?
难道这就是“大唐最高工艺”?
这么说《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宝贝现在还有人做?
今天,小印决意将这门融合了蒙、藏、满等少数民族文化与装饰风格的京城绝技介绍给大家,由非遗传承人吴中凤老师向大家讲述蒙镶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吴中凤,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蒙镶工艺第四代传承人。16岁时,进入原北京金属工艺品厂学艺,师承赵秀英、宋智礼、康文生等老艺人。专攻金属錾雕工艺近五十载,作品有錾金镶宝九龙壁,无锡佛博物馆佛教系列复制作品,灵光寺佛舍利金塔复制品等。2011年,吴中凤的蒙镶作品《银鎏金镶百宝佛塔》在首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拍卖会上成为当天拍价最高的作品。
蒙镶博物馆在温榆河畔的御码头。霞红拂晓,水清岸绿,要不是为了探寻这个被誉为“京城独一门”的老手艺,谁会想到京郊还会有这么一片与世隔绝的清凉之地呢?
做蒙镶需要心静,这里环境好,可以让我沉静下来潜心做出真正的艺术品。
”自幼受道家文化影响,吴中凤老师为人为艺皆追求一种自然的回归,精致而不造作。传承蒙镶技艺近五十载,年过六十再度入世出山,为的就是这门濒临失传的老手艺能回到大众视线,在年轻一代人手中重获新生。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蒙镶技艺传承人吴中凤,我很荣幸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与蒙镶这一传统技艺的故事。
蒙镶代表北京,更是京津冀地区独一门的手艺。据历史考证,这门手艺在1862年间就已经存在了,属于宫廷最高技艺。蒙镶技艺制作出的金银器皿等物什也往往作为宫廷重器供过去的达官贵人使用。可以说,蒙镶已不仅仅是一类艺术品,更是蒙藏宗教文化与中原宫廷文化相融合的具体体现。
特殊时代下的特殊造就
我与蒙镶结缘开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我还在车间工作时,非常幸运地遇到三位技艺高超的师傅并跟随他们学习蒙镶技艺。这一学,就是18年。教我的三位师傅都各有自己的品性、技艺、和艺术风格。我之所以在后来能做上九龙壁,这与师傅们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吴中凤老师与第一位师傅赵秀英
蒙镶大师康文生
我的第一个师傅擅长用蒙镶技艺做各种兽类、动物,玩得生动极了!而我的第二个师傅宋智礼的作品就相对端庄、严谨一些。我的第三个师傅康文生不仅在錾刻技术上无人能比,也是所有艺术工匠中唯一一个能够做设计的。当时,我就曾与另外两个人一起跟随康师傅搞设计研发,制做出了麒麟、八仙形象的蒙镶艺术品。
蒙镶这门技艺的魅力在于纯手工制作,锻炼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蒙镶的制作过程分为打胎、錾雕、攒活、焊活、抛光、鎏金、做旧、镶宝石等十几道工序,一件蒙镶作品至少需要三个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刚开始学习蒙镶,光是打胎铸模这道工序没个两年是下不来的,而这对人的体力更是有一定要求。那时厂里大多是男工,作为为数不多的女工之一,真要上手做锤敲之类的重活儿时我也参与其中。蒙镶中最难的是焊活。当时我做的九龙壁上面最薄的地儿可以达到拿针一扎即破的程度,要想与下面厚度完全不同的部件在一千七八百度的高温下焊接在一起,没有一定技术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说,我能做出各种难度的蒙镶艺术品,与过去的这段学艺经历密不可分,也算是在特殊年代的特殊造就。
蒙镶里的精气神
就像人一样,蒙镶这门手艺也有它的精气神。
吴中凤老师作品:蒙镶狮纹银盘
吴中凤老师作品:蒙镶银槎
蒙镶之精华不仅在于其贵重的原材料,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玩蒙镶玩的就是金银,所需原材料多为金、银、铜片、宝石等。可以说,它代表的就是宫廷艺术的最高级别,是蒙镶艺术品所有者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所以当时我做的九龙壁,所使用的金银材料就是自己买了三十公斤纯金纯银首饰熔化而得的。由此可见,蒙镶之精华中的有一部分就在于它真金白银的成本投入。除了贵重的材料外,蒙镶还有它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信仰寓意。蒙镶金属錾雕在明清时期发展达到顶峰。同治年间,全国范围内大批寺庙修建,在京的錾铜艺人与清宫造办处的工匠们还在雍和宫附近创办了“荣和铜佛铺”,专门制作寺庙佛像和宗教法器。而这些法器和佛像雕塑,就是主要由蒙镶工艺制作而成的。这也使得蒙镶艺术品在造型与设计风格上,不仅融合了蒙、藏、满等少数民族文化,更有丝路文化所带来的佛教元素在里面。如此多元、深厚的内涵让蒙镶之“精髓”超越其华丽外表,更深入到文化内核当中。
在北京蒙镶金银器博物馆中,随处可见富有深厚历史文化精髓的蒙镶艺术品。馆内珍藏有我及我的团队多年来为国家各博物馆、各宗教机构以及私人订制的蒙镶工艺品,每件工艺品都映衬着其时代的历史背景、精神信仰和文化传承。
蒙镶博物馆外景
蒙镶博物馆内展品
蒙镶博物馆内展品
因为蒙镶艺术品一般贵为宫廷重器或宗教器皿,大家一般只能在像《长安十二时辰》《国家宝藏》之类的热播剧和电视节目中看到。而蒙镶金银器博物馆则开创了蒙镶工艺对外展示之先河,将浓缩了秦汉、隋唐,明清至今的中华民族千百年历史与文化精髓的蒙镶艺术品集中展现于此。
吴中凤老师作品:蒙镶坛城
吴中凤老师作品:蒙镶曼达
手艺人的传承本就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精神的传递。这也让我相信蒙镶是一种有精神、有灵魂的东西。
不疯魔,无以成传人
工作中的吴中凤老师
现在社会上一直在提倡工匠精神,可这个精神是什么呢?通过近五十年潜心制作蒙镶,我的理解是,工匠精神就是一个人一生的信仰,它不是财富之类有形的东西。这个信仰是我愿意付诸一生追求的一件有意义的事儿,是我对这个社会的责任。做一门手艺,就和演员入戏一样,你需要完全将自己放进去,与你的作品融为一体。如此一来,它的气质也就变成了你的气质,而你的任务便是将这种气质表现出来,打动观众。
当时在做那件九龙壁的时候,我将近四个月没有下楼,完全进入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状态。当我在錾每一条龙时,都要想尽办法将它们的姿态表现得足够传神。龙是九种动物的结合体——蛇身、鱼鳞、虾眼,然后牛犄角、鹰爪等等,所以要是想把握好龙的姿态与神韵,就要深入了解、体验这九种动物的形态。想要做好鹰爪,你就要尝试去体验鹰爪的劲,思考怎样显现出它的力量;想要做好盘龙的蛇身,就要去体验蛇。我当时最怕蛇一类的软体动物,但为了让做出的龙形态更加生动富有灵性,我就要把自己融进去观察、想象盘蛇转起来的姿势和动作。最入魔的时候,我甚至梦到被大蟒追到香椿树上。梦醒,再去做龙,它的刚劲之态呼之欲出;再看自己做出的龙,感觉这个东西真的就在你眼前流动了,好像活了一样。那段时间,我整个人真的就像没了魂儿一样,神经几近崩溃。但到了今天,年纪也大了,我也再不能定神去做这一类的蟠龙,也不敢相信自己曾经是怎么做出这东西来的。
吴中凤老师作品“錾金镶宝九龙壁”鉴定书
吴中凤老师作品:铜深龙出海盘
我想这或许就是蒙镶这类手艺的魅力,它会慢慢进入你的生命,让你在追求艺术极致的过程中慢慢耗尽你的生命,然后带着艺术给予你的满足、身心很平和地走,而不会被太多俗世中的杂念与恐惧所困扰。
与时俱进唤新生
传承蒙镶技艺近50年,如今的我也年过六十了。之所以选择现在才出山,是因为我看到了蒙镶及其他传统手艺与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艰难处境,意识到了我不光要做一个艺术家,还要肩负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将蒙镶文化的精髓传播出去。
吴中凤老师教授学员錾刻工艺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有很多需要向年轻人学习的东西,比如如何通过新媒体来向更多人介绍蒙镶、传播文化。但与此同时,我也希望能有机会通过传授蒙镶这门古老技艺带更多年轻人长大,让他们具备一些机器所不能替代的技能和价值。就像我之前说的,蒙镶的学习是内修的过程。我希望能在传承一门手艺的同时,帮助年轻人沉静下来,让他们像我当年一样,通过体验慢慢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在这个点上不断地去挖掘、去修炼。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在体验蒙镶艺术的同时,感悟到关于人生的一切。
一部剧带来的热度足够燃起大家对于一些非遗的关注,但若想将这些历经千年的文化财富请出博物馆展柜,以新的生命重新回到我们身边,更需要我们每个人长期的行动与投入。大唐盛世难穿越,非遗盛景仍可续。希望包括蒙镶在内的非遗能指针不停转,在长安十二时辰过后继续绵延出未来千万年的盛世传奇。
互动福利
在现今社会中,像蒙镶一类的非遗要怎样才能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迎合市场需求呢?
快来跟小印分享关于非遗的想法与建议吧~
关注我并在后台留言就有机会获得小印送出的精美北京绢人礼品哦!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非遗星球”(ID:GreatSeedChina)授权转载。
关于非遗星球:深耕六载,我们以“传承人类文化DNA”为使命,致力于搭建一个全球非遗爱好者的共享社群平台——非遗星球,传播、分享、体验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非遗创造美好生活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北京非遗说 | 天坛的传说那么多,您听过吗?
北京非遗说 |《大宅门》都有京剧版了!关于京剧你不能不了解的知识
北京非遗说 | 共护非遗——擦亮古都文化底色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